北京东方红剑小说网>仙侠修真>304年之新晋 > 第二五七章:终定扬州
    王导接着站出来说道“王爷,下官以为,当不宜追究,全部都不宜追究。还可以同时颁布政令,立户的按例分田五十亩,让这些逃散的家兵彻底摆脱三家的过去。”

    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摆出来,接下来就是站队的时间,军方都是赞成一个都不放过的纪瞻派。文官则大多支持王导的怀柔政策,都站在王导那边。这里还有一群纠结的人,江南籍的文武官员,有很多是支持王导的,可是又怕我把他们划到那三家一伙里面去。我看着他们纠结的面容,很多人的一张脸都快皱得五官移位了,我只是看着,还不想表态,想看看江南官员的决策先。

    结果不出意外,全部江南籍的文武,最后不管再纠结,都站到纪瞻的身后去了。

    我在上面大致数了一下两边的人数,纪瞻和王导身后的人数比例大概是五比一。可是很多时候,真理并不是掌握在人多的那一边的。

    “既然大家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,那本王也说说。支持纪卿的很多,所以本王决定……”说道这里我停顿了一下,看了一下纪瞻身后众人的表情以及王导身后众人的众生态。很精彩,欢喜的、沮丧的、幸灾乐祸的应有尽有。

    “所以本王决定,除了平时就为非作歹、欺压良善的,其余人都无需追究,并且即刻颁布政令,按例立户的分给田地每户五十亩。”

    下面除了王导和那些军方站队站着玩儿的都没什么表情变化以外,其余人都吃惊不小,今晚的战事亲身在西楼上观战的人可不少,估计都没想到我会这么选择吧!连叛乱的人都不追究了,那些选择中立的世家也放心了,我自始至终都没提过今晚中立的世家的事。

    呵呵!我很满意他们的吃惊。江南的文武集体吃惊过后,都换上一张张诚恳脸,在下面集体高呼王爷万岁。现在的万岁还不是皇帝的专属称呼。

    我同时也借今天平定三家叛乱的机会,把建立县学的政令也一起颁布。至于纸币,早在影卫南下发展的时候,就已经在江南推广使用,现在只是下一道正式的命令而已。

    平定扬州后,我大脑里那个好像死机了好久的晶元值系统,终于发来一条消息由于时空故障,晶元值系统将处于停机维护中,系统原先传送的物品将不受影响,系统恢复进度随时空故障处理进度而定,具体恢复时间待定。

    难怪从镇徐州以后,就没见晶元值涨跌过,原来早就停机维护了,不过前面给的三次东西已经受用无穷了,有没有晶元值系统都没太多影响,我也不再去关注这个维护中的系统了。

    十二月初一,周访的捷报传来,守在历阳的陈桂及其一万大军,被周访三个军全歼。俘虏八千余人正在押解来建邺的路上。

    农业方面一直是谢裒在管,今年这么大的雪灾,数十年未见,万事有因必有果,明年说不定就旱涝灾害一起来。现在是冬天,得抓紧做好防旱防涝的准备。

    从顾荣和纪瞻解散所有家仆以来,扬州已经增加了数万户编户齐民,刺史府出钱粮,百姓出力。整个扬州大地全面铺开,大修水利设施。只是需要的粮食还要从徐州运过来,这次雪灾就消耗了一半刺史府的库存粮食。

    军事和工业方面,有莫忧主管,建邺城西南方历阳郡的南岸叫牛渚的地方有个大铁矿,可以派人去看看,如果可以,以后在建邺城建个工业基地的铁都有了。

    事务都安排好以后,我又过上每天陪老婆孩子,没事就去教稚羽营,还有去江边看看大船的建造。现在不急着用,萧成前期打造的大船已经暂时够用,可以慢慢按质量最好的程序打造大船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别的资源不多,建造大船的木材可以说是遍地都是,江南大地到处都是深山密林,特别是沿江一带,树木砍伐下来往江里一丢,在下游捞起来,都不需要运输成本。